南京地源热泵,推广地源热泵新技术
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建筑新技术,积极探索节约型、低碳化城乡建设新路。2009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全面拉开了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系统化推广的新格局。
早在2005年,南京市就在全国率先建立太阳能发电站,并在全国率先尝试了规模性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建筑节能技术: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在国内个采用江水源热泵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应用总面积220万平方米、投资4.5亿元,是我省的建筑节能减排示范项目;铁路南京南站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安装了6.7万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设施,是目前全球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发电系统,年发电容量达10.67兆瓦,预计今年4月底竣工并网运行;此外,南京市还大力拓展垃圾资源化利用新途径,加快垃圾发电余热利用和沼气供热等项目建设,目前水阁、轿子山两个资源利用项目每天可供热水350吨、年均发电3300万千瓦时。
2009年,南京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强制推行建筑节能新标准。两年来,累计竣工节能建筑2963万平方米,节能约合标煤60万吨。推进既有建筑门窗节能改造面积达16.7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了130多万平方米居住建筑的节能水平。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地源热泵利用的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地表土壤和水体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辐射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的500倍还多(地下的水体是通过土壤间接的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它又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地表的土壤和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相对的平衡,地源热泵技术的成功使得利用储存于其中的近乎无限的太阳能或地能成为现实。
工作原理:
在自然界中,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热量也总是从高温传向低温。人们可以用水泵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实现水由低处向高处流动,热泵同样可以把热量从低温传递到高温。 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工作时它本身消耗很少一部分电能,却能从环境介质(水、空气、土壤等)中提取4-7倍于电能的装置,提升温度进行利用,这也是热泵节能的原因。 地源热泵是热泵的一种,是以大地或水为冷热源对建筑物进行冬暖夏凉的空调技术,地源热泵只是在大地和室内之间“转移”能量。利用极小的电力来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度。 在冬天,1千瓦的电力,将土壤或水源中4-5千瓦的热量送入室内。在夏天,过程相反,室内的热量被热泵转移到土壤或水中,使室内得到凉爽的空气。而地下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季得到利用。如此周而复始,将建筑空间和大自然联成一体。以最小的低价获取了的生活环境。
热泵原理:
热泵机组装置主要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通过让液态工质(制冷剂或冷媒)不断完成:蒸发(吸取环境中的热量) →压缩→冷凝(放出热量)→节流→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从而将环境里的热量转移到水中。 压缩机(Compressor):起着压缩和输送循环工质从低温低压处到高温高压处的作用,是热泵(制冷)系统的心脏; 蒸发器(Evaporator):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阀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冷凝器(Condenser):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达到制热的目的; 膨胀阀(Expansion Valve)或节流阀(Throttle):对循环工质起到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循环工质流量。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电能)起到补偿作用,使循环工质不断地从低温环境中吸热,并向高温环境放热,周而往复地进行循环。
地源热泵组成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 其中地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地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