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公司首页
关于奥韵
产品展示
企业动态
在线留言
产品资料
联系我们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地源热泵
一比多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奥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南京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状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1-06-17

南京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状况分析

1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概况

    从土壤类型和土壤温度看,我国具有丰富的低温环境资源。1999年,瑞士学者Rybach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地热潜力1.1的国家,名列世界,原因有2个:一是中国国土辽阔,近地表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二是中国人口众多,采暖和制冷工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将来需求量无可比拟。

    地源热泵技术所利用的能源是常温土壤中的能量,并不需要特殊的地热田或地下热水。它只要有足够进行热交换的浅层土壤(-3.5℃以上的土壤或地下水)就可满足地热泵所要求的技术条件。中国城市中约有30%~50%的建筑物具备此条件。从气候区上看,从寒冷的黑龙江到炎热的海南岛都可使用,尤其南方气候条件是夏热冬暖,需要较多的供热和空调装置。

1.2夏热冬暖地区的土壤特点

    土壤属于多孔介质,是由矿物质和有机质构成其固相骨架、水和空气充填其中孔隙的三相体。土壤传输地热的能力及存储热能的能力与土壤的含湿量、地下水的流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土壤的传热是由土壤中固相导热、液相导热及液体对流传热组成。当土壤中富含水分和有地下水流动存在时,土壤总的传热热阻大大减小,使得土壤具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

         夏热冬暖地区尤其是两广地区,雨水丰富,水源充足。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域属于富水土壤,土壤的含水率极高,且地下水位较高,为土壤热交换器闭式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国内外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状况分析

    2.1国外应用状况

         美国能源部(DOE)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均已确认,地源热泵系统是目前效率、对环境最有利的热水、取暖和制冷系统。1998年,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学会的ASHRAE技术奖就颁发给一地源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的优势使其成为近年来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节能领域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过去的10年中,大约30个国家的地源热泵年增长率达到了10%。它的主要优点是用普通的地温或地下水温,这在世界各国都可利用。地源热泵发展最快的是欧洲和美国,其他国家如日本和土耳其也正在积极发展地源热泵产业。目前世界安装的地源热泵系统的总容量和产热量达9500MW52000TJ/y14400GWh/yr),实际安装地源热泵的数量为80万套。

         1985年美国全国共有1.4万台地源热泵,而1997年就安装了4.5万台,到2001年,美国达到安装40万台地源热泵的目标,降低温室气体(如CO2)排放100万吨,相当于减少50万辆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或种植404686公顷(100万英亩)树的效果,年节约能源费用可达4.2亿美元。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1998年美国商业建筑中地源热泵系统已占空调总保有量的19%,其中新建筑中占30%。据1999年的统计,在家用的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为: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

        DouglasCane等对25个加拿大和美国的应用地源热泵的实例进行了跟踪调查,并按建筑类型统计了各个实例的年均费用,其中,最早投入运营的实例在1981年,最晚的为1995年,并且有20个实例是在1990年及之后投入运营。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费用(主要包括能耗费用和维护费用)方面有较大优势。如在商业应用中,节能达到17%;住宅应用中的能耗则减少32.4%

 

江苏奥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地源热泵,南京地源热泵,无锡地源热泵)

 

联系人:先生

话:

真:

机:

址:www.aoyun-energy.com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江苏奥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奥体大街69号新城科技园6栋5楼   邮政编码:210019
联系人:张工   电话:025-87759526   手机:15905163355   传真:025-87759527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